简介:

    《信息文萃》是一本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于2000年创刊,每年出版16期,由财经、高教和读书思考三个栏目组成,每期共8个版面,包括教育类4版,财经类3版,读书思考1版。至今已出版261期。《信息文萃》精心选摘与主题相关的时事要闻、经典评论,将初步筛选的信息编辑整理,《信息文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势热点,求真务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人类货币史》

摘录: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更新日期:2018年03月21日 08:58     类别:图情天地   总浏览:5030

 

作者:David Orrell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译者:朱婧

出版年:2017-3-1

ISBN:9787508670454

 

《人类货币史》围绕货币真实和抽象性质之间的紧张关系,提出了植根于此二元交易的关键货币理论。该书首先介绍了美索不达米亚用于表示债务的陶板,接着是古希腊和古罗马铸币的发展,中世纪欧洲以黄金为保证的货币,以及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货币经济。*后以数字时代作结,此时,货币的虚拟面在加密货币和服务供应商那里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也意味着我们所谓的货币在构造上发生了转变。《人类货币史》通过构筑一条有机的时间线,帮助我们预测货币在下一阶段的变革作用。

内容简介

货币的起源讲起,讲到货币的各种形态:货币1.0,货币2.0,货币3.0,货币4.0,货币5.0,包括早期美索不达米亚早期的物物交换,包括亚里士多德对货币起源的分析和对货币的定义,再到后来出现了借贷,信用,金银的出现,私人财产,硬通货,虚拟货币,量子货币,伐木记账,货币的权利,纯金经济学,新货币,比特币等。[1]

本书脉络综合,涉及哲学、数学、政治学、物理学、美学、天文学、神学、经济学、金融学等贯穿于整本书中;从哲学方面来看,讲到了,亚里士多德-西塞罗-赫拉克利特-色诺芬尼-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从政治学来讲,讲到了亚历山大-中世纪(骑士兵团)-西班牙(哥伦布远航)-独立战争(洛克、杰斐逊、汉密尔顿)-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南北战争(林肯);从历史学来讲,讲到了国家:希腊-美索不达米亚-吕厎亚-马其顿-罗马-早期欧洲国家的远航-新大陆。[1]

作者简介

戴维.欧瑞尔,作家、应用数学家,著有《真或美:科学和对秩序的追寻》(2012年出版),《经济学神话:复杂系统科学如何转变着经济思想》(2010年出版)和《万物的未来:预测学》(2007年出版)[1]

罗曼.克鲁帕提,记者、讲师、全球经济、政治及政经领域的咨询师。与戴维·欧瑞尔合著《革命性经济:系统与人》(2013)和《经济人的暮光》(2012)。著有《我们的地球:关于正在改变我们世界的事物的14个访谈》(2010)

《人类货币史》

——货币并非起源于原始的物物交换

主流经济学认为货币起源于原始的物物交换,而《人类货币史》则并不认同这一说法。他们认为,纯粹基于物物交换的经济体似乎压根就没有存在过。

经济学家对货币起源存在根本性的错误认识。人类学家卡罗琳·汉弗莱指出:没有人能举出纯粹又简单的物物交换经济的实例,更别说货币是由物物交换产生的了。事实表明,我们现在的货币绝不是物物交换等逻辑过程的完美体现,而只是众多可能性当中的一个。

《人类货币史》认为,与主流经济学家所设想的不同,货币体系并非由物物交换自然而然地演变而来,而是在锋利的兵刃之下强行建立起来的。从历史的角度看,更加准确的说法是先有货币和政府刺激经济的市政投资,后来才有了基于货币的商业市场。

古希腊和罗马政府发行铸币,用铸币支付军饷和其他花费,要求人民用铸币缴纳税款,而后才有了充分发展的市场,给铸币提供了大放异彩的舞台。

由此可见,货币的行为取决于它的设计和所处情景,受到一系列作用的塑造和控制,其中就有社会习俗、权力结构、金融机构、市场监管、实物和知识产权等。

……

《人类货币史》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史书,其中的观点极富颠覆性。两位作者在广博的历史知识、旁征博引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深度思考,不但解释了经济学上最难解决的两个问题什么是货币和货币为什么有价值,更向我们展示了货币经济的发展历史。

历史永远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明镜,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货币。《人类货币史》在讲解货币发展史的同时,将现代经济的各种难题和困境融入其中,试图从历史发展中探寻答案。

 

总的来说,通过《人类货币史》,读者会发现货币的发展史比主流经济学的描述还要精彩,货币的未来也将更加精彩。

 

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