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信息文萃》是一本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于2000年创刊,每年出版16期,由财经、高教和读书思考三个栏目组成,每期共8个版面,包括教育类4版,财经类3版,读书思考1版。至今已出版261期。《信息文萃》精心选摘与主题相关的时事要闻、经典评论,将初步筛选的信息编辑整理,《信息文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势热点,求真务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

摘录: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更新日期:2018年03月21日 10:21     类别:图情天地   总浏览:5396

 

作者:高濑武次郎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作者简介】

高濑武次郎(1869-1950)东京大学博士、教授,日本近代著名汉学家哲学家,大正年间阳明学研究代表学者之一,曾为天皇讲过汉学课程。主要相关著作有《中国哲学史》、《日本之阳明学》、《阳明主义的修养》、《老庄哲学》等。1910年高氏曾将《中国哲学史》赠给胡适老师杜威,杜威回赠胡适的《中国哲学大纲》。梁启超在《子墨子学说》中便是借鉴了高濑武次郎《墨子哲学》的分析。

译者:赵海涛,陕西合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日语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日本文学和中日文学比较研究,公开发表有文、论、译20余篇()

【内容简介】

此书为日本天皇老师、日本阳明学代表人物高濑武次郎写给日本商业、军事精英的心学大传,也是介绍阳明先生一生最为权威版本。高氏王阳明传与《传习录》《年谱》《名儒学案》一起并称为研究王阳明的重要资料,对日本、韩国,乃至中国的阳明学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译者历经三年,便跑日本、韩国、美国及中国各地图书馆和私人藏家之所,偶然机遇高价获得此1915年广文堂再版本。读完此书才会真正明白高氏为什么评价王阳明说:"日本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精彩书评】

清初士大夫在讨论明亡原因时,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王阳明难以辞其咎。然而,阳明学传到日本,引发了日本的近代变革。即便传至中国的近代,也有无数信仰者,他们从阳明学说中汲取力量和变革的思想资源。
  这本来自域外的阳明传记,应该能为我们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观察视角。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马勇

  王阳明之路,即是自我之路,即是荣格说的阿基米德点,即是时空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只有从自我这一点出发,才能生成宇宙,才能做历史的推友。王阳明多少做到了。
  这一部日人著述,再一次唤起我对王阳明先生的理解之同情。我愿意佛头着粪,把我对阳明先生的认知写在这里,并希望读者有所会心。
  ——《非常道》作者 余世存

【序言节选】

序言:阳明之于当代人的意义

  在多维时空中,儒家是东方之学,释家是南方之学,道家是北方之学,各有优长。其在宋明的上层社会和民间下层都出现合流趋势,正是中国人功行圆满的需要,仅仅因为我们位处地球时空的东方,我们更偏于或立足于儒家伦理。但自元、明以来,中国人开始真正援西学进来,在汤若望之前,西方人就供职于中国的钦天监,帮助中国人改进文明社会最重要的基石——天文历法。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更大规模地引进西方之学,甚至糊涂地喊出了全盘西化或中国特殊的主张。这都是源自理学,包括王阳明在内的心学,因其不足而导致的反动。
  因此,认识王阳明需要多维角度。如果我们只是站在传统层面,跟着作者去看热闹,去听传奇,我们就跟孩童无异。在我的研究中,王阳明先生一生与艮卦时空的偏好相关。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几乎是王阳明的写照。他的一生深得艮卦之义,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他临终前说,吾心光明夫复何言,也是艮卦之理。
  我们当知,艮卦是反省、修身的。王阳明一生多有佛道朋友,自己也实践静坐、修身,并于龙场悟道。其来有自!艮卦也是多难的。王阳明一生坎坷,其心不快列其夤,厉薰心。他感叹良知(心学的根本)之说,是我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其来有自!王阳明未能彻底理解佛道。同时,他本可站在活的道统高度,较后来的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们更早地审判政统,这都是因为艮卦人的特点,君子思不出其位。他一定要守住儒门家位,在天地君亲师的序列里,他把天地丢掉,把君看得至高,而不愿越位批判。而他同时代西方的哥白尼们,却能把地球中心丢掉,建立起太阳中心说。
  我曾经注意到王阳明对人生时空之美的阐发:人一日间,古今世界都经过一番,只是人不见耳。夜气清明时,无视无听,无思无作,淡然平怀,就是羲皇世界。平旦时神清气朗,雍雍穆穆,就是尧舜世界。日中以前,礼仪交会,气象秩然,就是三代世界。日中以后,神气渐昏,往来杂扰,就是春秋战国世界。渐渐昏夜,万物寝息,景象寂寥,就是人消物尽的世界。我们当代人以此类推,夜气清明时,是瑞士等中欧北欧世界;平旦时,或者是欧盟世界;日中以前,大概是美国;日中以后,该是我们当代中国了。只是我们个人很少能做到此一日多省,给予自己夜气清明、平旦气朗等时空的感觉。而以春秋责备贤者来要求王阳明,他很少去反省大明王朝是在一个么阶段。因此,王阳明才像艮山一样矗立在那样,他把黑暗寒冷挡在身后,他像明灯一样燃亮在那里,但他尚未能成为活的光明温暖、普照人心。用我们今人的话,他不及孔子、朱熹们的教诲更切实,他是伦理的捍卫者,未能做天地历史  的推手。
  当然,王阳明已经接近了历史推手的边缘,他是五百年来第一人,也许不仅顾王黄们,就是五四的陈胡鲁蔡诸贤,与他相比也难以望其项背。但五四诸贤已经为王阳明做了最好的背书,即把他的良心良知之说跟个体自由打通。王阳明在宋明昏暗之际,发现了这种个体的时空之美,东方社会最宝贵的个人自由,他称其为良知。学者信得良知过,不为气所乱,便常做个羲皇上人。可惜,好个孩儿,可惜被道破。孩童王阳明因此被改名为守仁,他发现了个性的解放而不再道破,以至于历史演进到四五百年后的五四诸贤,才道破这一秘密。
  尽管艰难,但他光明磊落地活着,比起大明王朝自皇帝以下,皆是奴才奴隶来,王阳明活成了心灵极度自由的真正的个人。也许他同时代的权贵、名人、才子、官商成功人士,承认他的才学和能力,未必羡慕他,甚至在他受难受嘲笑受打击的一生中有优越感;但他是世界秩序的真正维系者,他也是他自己人生的真正推手。
  我说,王阳明之路,即是自我之路,即是荣格说的阿基米德点,即是时空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只有从自我这一点出发,才能生成宇宙,才能做历史的推友。王阳明多少做到了。
  迄今为止,我读王传已有四部。这一部日人著述,再一次唤起我对王阳明先生的理解之同情。我愿意佛头着粪,把我对阳明先生的认知写在这里,并希望读者有所会心。
  是为序。
  余世存 20131016日写于北京

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