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信息文萃》是一本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于2000年创刊,每年出版16期,由财经、高教和读书思考三个栏目组成,每期共8个版面,包括教育类4版,财经类3版,读书思考1版。至今已出版261期。《信息文萃》精心选摘与主题相关的时事要闻、经典评论,将初步筛选的信息编辑整理,《信息文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势热点,求真务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20世纪简史》:从无线电到柏林墙

摘录: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更新日期:2019年03月08日 10:02     类别:图情天地   总浏览:4779


作者杰弗里•布莱内(Geoffrey Blainey)1930年生,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国宝级历史学家。被誉为“勇敢的公共知识人,不可多得的优雅作家和讲故事的大师”。他的作品清晰而富有想象力,已出版多部著作,至今笔耕不辍,广受欢迎的作品有《战争的起因》《世界简史》《20世纪简史》《澳洲简史》《澳洲足球的起源》《游牧部落的胜利》等。

本书主要讲述了20世纪灿如旭日,横空出世,承载着人类前所未有的希冀。当时的人们有理由期待,自此以后世界将一帆风顺。然而世纪初的一场世界大战让踌躇满志的人们手足无措,悲观至极。贯穿本书的一大主题是战争与和平:两次大规模战争和不堪一击的和平。20世纪下半叶的和平时期里,包括铁幕落下、太空 竞赛和计算机的兴起在内的很多事件,都受到之前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但战争之外,本书更追溯医学方面的非凡发现、汽车飞机和无线电的影响、女性地位的提升、绿色运动、第三世界国家的解放、对体育的狂热、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前途的变化,还有鲜有人注意的小片段,日常生活的诸多鲜活场面。20世纪的世界越来越小,世界大战、经济危机、意识形态的对抗之外,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构成了色彩斑斓的历史图景。

忙碌一天的人们,衣服和手上都沾着工作的味道。白领人数剧增,似乎预示一个大多数人衣着整洁上班的时代即将到来。尽管城市已经很拥挤,但也没阻止乡村的人进入。在东京,每天可以看到训练有素的铁路工作人员将乘客推入车中,不浪费一寸空间。

被捕的音乐家站在牢房铁窗前,用牙刷指挥着她的抗议音乐。年轻牧师马丁•路德•金站在林肯纪念堂的台阶上,向世界宣告“我有一个梦想”。披头士、滚石乐队和鲍勃•迪伦的电吉他代表了第一代的舞台魅力。反主流文化成为20世纪别样的色彩,越走越远。

《20世纪简史》不只是政治史,它虽然是一部简史,覆盖面却很广。正如该书副标题所言,“从无线电到柏林墙”。布莱内描述了无线电的发明、交通的大变样,爱因斯坦和原子弹,以及诸如坦克、潜艇、生化毒气和各类新式武器的应用。两次大战之所以造成难以想象的巨大损失,与科技发明在战争中的应用息息相关,而科技的“双刃剑”效应也必然会在后来的岁月里一步步凸现。

20世纪相对于之前数千年最可夸耀的贡献,建立在以科技为基础的重大物质成就进步之上。除此之外,布莱内也谈及了20世纪艺术的发展、大城市的兴起、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女性地位的提高、绿色运动、第三世界国家的解放、社会运动的浪潮、对体育的狂热等各种情形。20世纪的历史丰富复杂,假如用“好”和“坏”去简单评价,这种做法肯定有所缺失。

杰弗里·布莱内之前写过一部《世界简史》。《20世纪简史》的写作初衷,正是因为他在完成《世界简史》之后,意识到20世纪在整个世界历史进程里的特殊性,以及这个世纪所发生的那些事件对于今日的重大影响。把两部著作放在一起阅读,可能有种感觉,无须对20世纪特别地求全责备,毕竟人类做过的坏事,那些黑暗、恐怖、灭顶的时刻,向来就不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忽视或者容忍曾经犯下的错误,诗人艾略特说,“世界即是如此结束——不是砰的一声消失,而是悄悄耳语地淡去”,现在这个21世纪,就是在上个千年的胎动里成形,今天所有的希望与绝望都在它的里面生根、发芽。对于我们置身其中的当下来说,20世纪从来没有真正结束……

(摘自《豆瓣》2018年9月4日)

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