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信息文萃》是一本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于2000年创刊,每年出版16期,由财经、高教和读书思考三个栏目组成,每期共8个版面,包括教育类4版,财经类3版,读书思考1版。至今已出版261期。《信息文萃》精心选摘与主题相关的时事要闻、经典评论,将初步筛选的信息编辑整理,《信息文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势热点,求真务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南京大学的“阅读疗愈”课

摘录: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更新日期:2022年01月05日 10:27     类别:图情天地   总浏览:5672

多年来,高校学生群体的心理、情绪和精神状态问题,一直是社会有关各界关注的重点。针对当前大学校园学风日趋浮泛、阅读日益寡浅的现状,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成为消解阅读危机、建设书香雅韵是人文校园的重要课题。因此,将阅读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阅读疗法,也就成为一种可能有效的实践尝试。
有鉴于此,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徐雁教授,带领其研究生团队,设计并开发了名为“阅读疗愈与文艺名著审美导论”的课程。
徐雁教授在《“疗愈”类读物与小微化读者服务概述》一文中认为:“一个人面对自己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困惑时,应该借助对‘有字书’和‘无字书’的阅读和理解,即通过观照他人的宝贵人生经验,借鉴其丰富生活智慧,客观认识天地自然与人类社会可能予人的困惑、磨难以至打击,汲取其中可供汲取的精神营养,以求得心灵的启迪和思想的感悟,寻获到脱困解厄的可能路径,从而改变不良的心绪和欠安宁的神志,进而调试到一种平和安稳的心态——这种情绪转换的过程,便是学理上的‘阅读疗愈’过程。”
课程的开展情况
课程性质为跨院系选修课,选课学生除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情报学、出版学等专业的学生外,还囊括了中国语言文学、逻辑学、世界史、生物与医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和制药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听课学生中,理工科专业人数占选课总人数的44%。授课方式包括教师讲授、校外专家讲座、课堂分组讨论、学生展示等。
课程借助“疗愈系医学”“阅读疗法”等理论和方法,与更为成熟的文学鉴赏、读者接受及审美理论相融合,为选课听课者提供一种以阅读为中心,以“情绪疗愈”为目的的心理辅助方法。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并非一味向听课学生推荐图书,介绍相应的疗效,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传递阅读疗愈的理念和方法,扩大学生视野,鼓励学生自行寻觅、发掘、评介和分享读物,最终形成了一份课程疗愈书目。由于听课学生具备不同的专业背景和人生经历,在共同构建书目的过程中,也贡献了跨学科的视角。
课程参阅书目
经过授课教师的指导推荐与学生自行发觉、评介、分享的过程,在课程结束后,形成了一份包括21种图书在内的疗愈书目。
序号 疗愈作用 书目
1 唤起乐观振奋之心,增强决心和信念 《古船》
《亚历山大远征记》
2 梦想与坚持的选择,寻找活着的意义,命运与自我的救赎 《解忧杂货店》
《追风筝的人》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叫醒装睡的你》
《被讨厌的勇气》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
《蓝色咖啡馆和绿色咖啡馆》
《小妇人》
《撒哈拉的故事》
《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莫失莫忘》
3 促进对亲情、友情、爱情和死亡产生思考 《如果世上不再有猫》
《长北审美记游》
《父与子》
《飞出八咏园:问道途中的流年碎影》
《你今天真好看》
《永久的悔》
4 客观看待情绪问题和心理疾病 《漫画生理学》

高校图书馆推广和选编大学生阅读疗愈书目的建议
1. 改变重“疗法”、轻“疗愈”的选书倾向,拓展书籍遴选视野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书方”要起效,必须“对症下书”。因此目前在通过网络调研、研究量表所得出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所推出的书单,往往具有很明显的对应性。如《大学生心理困扰对症书目》中,“克服交际困难”,就要读《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自卑与超越》;“认识和享受孤独、寂寞”,就可以试试《让寂寞来,让寂寞走》《孤独六讲》《孤独者的心灵漫步》;希望“减轻抑郁症”,就推荐《我的十年抑郁奋斗史》《我的抑郁症》《与快乐牵手——让抑郁的心阳光起来》等书。
2 呼吁高校图书馆及早设立疗愈主题阅览空间,努力搜集和展示疗愈系文献
如今的大学生们对于心理负面状态和疾病的发生,也更愿意采取积极正面的态度,向专业人士求得帮助。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许多大学里的心理咨询室常常排队,需要提前预约,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在搜集、编制“疗愈系书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在馆内开辟独立疗愈主题的阅览空间,搜集和展示疗愈系的文献,为读者初步的自诊、自愈打开入口。
(摘自《大学图书馆学报》2021年第5期)

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