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信息文萃》是一本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于2000年创刊,每年出版16期,由财经、高教和读书思考三个栏目组成,每期共8个版面,包括教育类4版,财经类3版,读书思考1版。至今已出版261期。《信息文萃》精心选摘与主题相关的时事要闻、经典评论,将初步筛选的信息编辑整理,《信息文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势热点,求真务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交叉学科将成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

摘录: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28日 09:18     类别:教育类   总浏览:4156

交叉学科将成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

最近结束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释放出重磅消息,我国决定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即第14个学科门类。 
我国于1980年确定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1981年,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一次规定了我国的学科门类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
此后,高等教育学科按照本科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分别设置。1997年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规定了12个门类,比之前增加了军事学、管理学;2012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也规定了12个门类,比之前增加了管理学、艺术学。至此,我国学科门类总数达到13个。
实际上,我国对学科交叉性、前沿性的重视早已在此前的学科调整中得到体现,特别是允许高校增设相关的二级学科。
自2002年起,国家便允许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学位授予单位,可以在该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则只规定了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由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自行确定。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国家这次新设交叉学科门类具有双重原因。
一是基于知识生产的需要。交叉学科相对于过往边界划分明确的单一学科而言,因可以提供更多元的理论基础和视角,更容易产生创造性成果。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尖端、前沿的研究越需要突破单一学科的限制,而基于交叉学科的思维和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二是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在高校里,设立和调整学科,归根结底还在于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发生了变化,需要高校及时作出反应。因此,国家新设交叉学科门类也是从政策的角度来引导高校调整学科布局,进而通过学科育人,培养出社会所急需的专门人才。
(摘自 《中国科学报》2020年8月11日)

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