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信息文萃》是一本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于2000年创刊,每年出版16期,由财经、高教和读书思考三个栏目组成,每期共8个版面,包括教育类4版,财经类3版,读书思考1版。至今已出版261期。《信息文萃》精心选摘与主题相关的时事要闻、经典评论,将初步筛选的信息编辑整理,《信息文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势热点,求真务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高校不得以“研究生”“博士”等名义举办课程进修班

摘录: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更新日期:2021年12月01日 09:34     类别:教育类   总浏览:4198

日前,教育部网站发布《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对普通高校举办非学历教育做出明确规定。
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高校非学历教育存在部分高校办学定位有偏差,办学治校主体责任落实不够,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特别是在与社会机构合作举办非学历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逐利倾向,滋生了腐败风险,影响了高校品牌声誉。“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就规范高校非学历办学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这位负责人说,教育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此版《规定》。
《规定》第三章第十一条明确:高校不得以“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等名义举办课程进修班。面向社会举办的非学历教育不得冠以“领导干部”“总裁”“精英”“领袖”等名义,不得出现招收领导干部的宣传。
《规定》明确高校的办学主体责任,要以自招、自办、自管为主,建立学校非学历教育中长期规划编制、年度执行情况审查、财务审计、监督检查机制,并纳入学校党委(常委)会议事事项和“三重一大”决策范畴。严禁高校委托校外机构代理招生,严格控制非学历教育合作办学。如确有合作办学需要,要坚持高校主体地位,严禁转移、下放、出让学校的管理权、办学权、招生权和教学权。
《规定》要求高校对非学历教育实施归口管理,且归口管理部门不得设立在实际举办非学历教育的院系或部门。
                                                (摘自《光明日报》2021年11月21日)
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