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信息文萃》是一本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于2000年创刊,每年出版16期,由财经、高教和读书思考三个栏目组成,每期共8个版面,包括教育类4版,财经类3版,读书思考1版。至今已出版261期。《信息文萃》精心选摘与主题相关的时事要闻、经典评论,将初步筛选的信息编辑整理,《信息文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势热点,求真务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以微证书项目促进在地国际化的后续“流动性”
摘录: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更新日期:2023年06月29日 14:47 类别:教育类 总浏览:2430
微证书(Micro Credentials)是目前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题为《讨论的开端:形成微证书的通用定义》的报告,对微证书的定义、提出背景、发展态势等进行了介绍;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发布的《2021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则将微证书列入影响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六项关键技术与实践之一。除此之外,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均出台了相应的微证书政策,推动了相关实践的快速发展[27]。目前,爱尔兰是欧洲唯一一个承认微证书机制的国家,其《国家资历框架》已经纳入“专门用途证书”,允许学分当作证书叠加换取“大证书”。
2020年12月14日,欧洲委员会咨询小组的玛利亚·加布里埃尔专员正式对外发布了微证书的工作定义:“微证书是对学习者短期学习经历所获得的学习结果的一种证明,这些学习结果根据透明的标准进行评价。”[29]根据这个定义,微证书是一种由可靠机构颁发的证明,表示经过考核学习者短期学习经历的学习结果符合相应标准和被各方所接受的质量保障原则。微证书应该是有学分的,并且应该对照国家资格框架和欧洲资格框架的标准或融入这些框架中。
目前的微证书大部分与高校的拓展性课程以及继续教育项目有关,主要是一种补丁式的小单元学习项目,面向专业人员的能力培训和提升培训。与传统高等教育的各级学历、学位证书相比,微证书课程不但在学习期限、学习负荷方面较短、较小,而且在学习方式方面更加灵活化和多元化。因此,微证书项目不但与在地国际化的实施有着广泛的适切性,而且微证书项目的实施会补齐在地国际化的若干短板。一方面,在地国际化强调课程模块学习和国际性和跨文化能力提升等特点,微证书在学习方式方面的灵活化和多元化也有助于在地国际化的实施。另一方面,微证书以小单元学习项目融入国家高等教育学习生态体系以确保质量和学术承认、避免学习的碎片化方面的优势被在地国际化的实施所采用。
(摘自《江苏高教》2023年第4期)
2020年12月14日,欧洲委员会咨询小组的玛利亚·加布里埃尔专员正式对外发布了微证书的工作定义:“微证书是对学习者短期学习经历所获得的学习结果的一种证明,这些学习结果根据透明的标准进行评价。”[29]根据这个定义,微证书是一种由可靠机构颁发的证明,表示经过考核学习者短期学习经历的学习结果符合相应标准和被各方所接受的质量保障原则。微证书应该是有学分的,并且应该对照国家资格框架和欧洲资格框架的标准或融入这些框架中。
目前的微证书大部分与高校的拓展性课程以及继续教育项目有关,主要是一种补丁式的小单元学习项目,面向专业人员的能力培训和提升培训。与传统高等教育的各级学历、学位证书相比,微证书课程不但在学习期限、学习负荷方面较短、较小,而且在学习方式方面更加灵活化和多元化。因此,微证书项目不但与在地国际化的实施有着广泛的适切性,而且微证书项目的实施会补齐在地国际化的若干短板。一方面,在地国际化强调课程模块学习和国际性和跨文化能力提升等特点,微证书在学习方式方面的灵活化和多元化也有助于在地国际化的实施。另一方面,微证书以小单元学习项目融入国家高等教育学习生态体系以确保质量和学术承认、避免学习的碎片化方面的优势被在地国际化的实施所采用。
(摘自《江苏高教》2023年第4期)
最新文章 TOP10
热门文章 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