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信息文萃》是一本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于2000年创刊,每年出版16期,由财经、高教和读书思考三个栏目组成,每期共8个版面,包括教育类4版,财经类3版,读书思考1版。至今已出版261期。《信息文萃》精心选摘与主题相关的时事要闻、经典评论,将初步筛选的信息编辑整理,《信息文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势热点,求真务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短视频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开辟新空间
摘录: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更新日期:2023年10月30日 15:06 类别:图情天地 总浏览:1896
短视频形象生动,传播方便,逐渐成为图书馆开展服务的“新宠”。
高校在主要短视频平台上开展服务情况(2021.11.30—2022.4.25):
抖音平台:
共检索到认证图书馆官方账号12个。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图书馆抖音认证账号在粉丝数、作品数、获赞数三方面稳居高校图书馆抖音认证账号的第一名。清华大学图书馆认证账号的粉丝从214个增加到1665个,总数跃居第二名,新发布作品1个。
快手平台:
检索到认证的大学图书馆官方账号1个,为李政道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该账号发布的作品包括活动(毕业季采访、交图随访),《李政道》系列课程,交图MINI珍籍展、科普之声等。
哔哩哔哩平台:
共检索到认证图书馆官方账号16个。粉丝排名前十的账号中,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作品数、获赞数居于第一位。武汉大学图书馆小布的粉丝数居于第一位;新发布作品8个,位居第一;新增粉丝457个,位居第二;新增获赞数144个,位居第一。视频内容主要涵盖图书馆巡游,攻略(例如系统、数据库介绍等),系列活动(例如讲座、微课堂、微书展等),阅读推广等。
高校图书馆利用短视频开展服务的典型案例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在抖音平台上开通了认证账号,截至2022年4月18日共发布视频42个,粉丝107个,获赞249个。账号发布的作品主要包括书馆寻迹和“愉阅”两大部分。其中书馆寻迹发布的作品有《手机云打印使用指南》《王蒙文学馆》等,主要为系统使用攻略和图书馆介绍。“愉阅”栏目发布的作品有《站在君王的高度做好管理》《走进三毛的内心世界》《神奇的外婆》等,主要为图书推介。根据账号动态记录,2021年5月28日,该账号首次发布视频,当天共发布了五个视频:《中国知网资源介绍》《如何运用中国知网进行论文选题》《如何利用中国知网进行出版物检索》《一起奔跑,突破自我》《万历十五年》。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暂未在视频平台开通认证账号,但在利用短视频开展服务方面进行了尝试。其利用短视频开展的服务主要为“微课堂”。截至2022年5月30日,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门户网站共发布26期“微课堂”。“微课堂”以短视频形式开展,聚焦现实,结合热点,对读者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例如《你买的口罩靠谱吗?一查便知》《巧用搜索引擎,快速定位所需资源》等。每期视频的时长一般在5分钟左右,从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入手,引导读者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另外,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信息素养微课堂栏目,部分推文采用了“图文+短视频”的呈现形式。
短视频服务面临的困境
视频认可度需提升
利用短视频开展服务,很多高校图书馆还处于观望和探索阶段。一些高校图书馆虽然偶尔利用短视频开展活动,但还没有形成体系;部分高校图书馆在视频平台发布的短视频数量较少。例如,在抖音平台上,与省级公共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账号发布的视频作品数量普遍偏少。部分高校图书馆视频平台账号作品更新速度较慢,例如,从2021年11月30日到2022年4月18日,在抖音平台上,清华大学图书馆的账号仅增加了1个作品,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的账号仅增加了2个作品。
视频内容有待挖掘
高校图书馆短视频平台账号的作品主要集中于图书馆介绍、图书馆攻略、主题活动、阅读推广等,对校园生活的其他方面关注的较少,不容易吸引平台用户和在校师生的关注。例如,高校短视频平台账号的作品包含招生就业、学生培养、社团活动、师生服务等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关注人数较高校图书馆短视频平台账号多。同时,部分高校图书馆虽然利用短视频开展服务,创作了一些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但还需要探索更多、更受读者欢迎的知识服务类作品。
馆际交流不够深入
高校图书馆利用短视频开展服务时一般都以本馆为中心,独立开展相关服务,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和视频资源的共享方面有待加强。不同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服务各有特色和侧重点,但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例如,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很多培训类视频都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共享的基础。加强高校图书馆在短视频服务方面的交流合作,有助于提升各馆的视频服务水平,减少视频资源建设的部分工作量。
与高校相比,开通短视频平台账号的高校图书馆数量不多。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抖音平台开通认证账号的高校图书馆有15家,高校有39家;在哔哩哔哩平台开通认证账号的高校图书馆有16家,高校有200家以上;在快手平台开通认证账号的高校图书馆有1家,高校有50家以上。由此可见,在三个主流的视频平台上,开通账号的高校图书馆数量远少于高校。
与省级公共图书馆相比,部分开通短视频平台账号的高校图书馆对账号的运营不够重视,发布的作品数量偏少,粉丝数量较少。例如,在抖音平台上,截止到2022年8月5日,在高校图书馆认证账号中,粉丝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清华大学图书馆,粉丝数6713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图书馆,粉丝数6229人;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粉丝数1648人。省级公共图书馆认证账号中,粉丝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江西省图书馆,粉丝数40.4万人;浙江图书馆,粉丝数27万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粉丝数26.8万人。两类机构平台账号的粉丝数相差几十倍,说明高校图书馆利用短视频开展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平台意识有待提升。
社会服务关注较少
与公共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短视频平台账号的作品内容主要集中在校园内部,包括读者教育、专题活动、图书馆介绍等,服务对象为在校师生,对社会群体的吸引力不足。公共图书馆的作品包括地域内的文化介绍和推广、科普教育、特色讲坛等,服务于各年龄段的读者。如何利用本馆优势创作适宜社会公众的视频作品值得高校图书馆进行深入探索。
(摘自《文化产业》2023年第23期)
高校在主要短视频平台上开展服务情况(2021.11.30—2022.4.25):
抖音平台:
共检索到认证图书馆官方账号12个。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图书馆抖音认证账号在粉丝数、作品数、获赞数三方面稳居高校图书馆抖音认证账号的第一名。清华大学图书馆认证账号的粉丝从214个增加到1665个,总数跃居第二名,新发布作品1个。
快手平台:
检索到认证的大学图书馆官方账号1个,为李政道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该账号发布的作品包括活动(毕业季采访、交图随访),《李政道》系列课程,交图MINI珍籍展、科普之声等。
哔哩哔哩平台:
共检索到认证图书馆官方账号16个。粉丝排名前十的账号中,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作品数、获赞数居于第一位。武汉大学图书馆小布的粉丝数居于第一位;新发布作品8个,位居第一;新增粉丝457个,位居第二;新增获赞数144个,位居第一。视频内容主要涵盖图书馆巡游,攻略(例如系统、数据库介绍等),系列活动(例如讲座、微课堂、微书展等),阅读推广等。
高校图书馆利用短视频开展服务的典型案例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在抖音平台上开通了认证账号,截至2022年4月18日共发布视频42个,粉丝107个,获赞249个。账号发布的作品主要包括书馆寻迹和“愉阅”两大部分。其中书馆寻迹发布的作品有《手机云打印使用指南》《王蒙文学馆》等,主要为系统使用攻略和图书馆介绍。“愉阅”栏目发布的作品有《站在君王的高度做好管理》《走进三毛的内心世界》《神奇的外婆》等,主要为图书推介。根据账号动态记录,2021年5月28日,该账号首次发布视频,当天共发布了五个视频:《中国知网资源介绍》《如何运用中国知网进行论文选题》《如何利用中国知网进行出版物检索》《一起奔跑,突破自我》《万历十五年》。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暂未在视频平台开通认证账号,但在利用短视频开展服务方面进行了尝试。其利用短视频开展的服务主要为“微课堂”。截至2022年5月30日,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门户网站共发布26期“微课堂”。“微课堂”以短视频形式开展,聚焦现实,结合热点,对读者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例如《你买的口罩靠谱吗?一查便知》《巧用搜索引擎,快速定位所需资源》等。每期视频的时长一般在5分钟左右,从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入手,引导读者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另外,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信息素养微课堂栏目,部分推文采用了“图文+短视频”的呈现形式。
短视频服务面临的困境
视频认可度需提升
利用短视频开展服务,很多高校图书馆还处于观望和探索阶段。一些高校图书馆虽然偶尔利用短视频开展活动,但还没有形成体系;部分高校图书馆在视频平台发布的短视频数量较少。例如,在抖音平台上,与省级公共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账号发布的视频作品数量普遍偏少。部分高校图书馆视频平台账号作品更新速度较慢,例如,从2021年11月30日到2022年4月18日,在抖音平台上,清华大学图书馆的账号仅增加了1个作品,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的账号仅增加了2个作品。
视频内容有待挖掘
高校图书馆短视频平台账号的作品主要集中于图书馆介绍、图书馆攻略、主题活动、阅读推广等,对校园生活的其他方面关注的较少,不容易吸引平台用户和在校师生的关注。例如,高校短视频平台账号的作品包含招生就业、学生培养、社团活动、师生服务等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关注人数较高校图书馆短视频平台账号多。同时,部分高校图书馆虽然利用短视频开展服务,创作了一些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但还需要探索更多、更受读者欢迎的知识服务类作品。
馆际交流不够深入
高校图书馆利用短视频开展服务时一般都以本馆为中心,独立开展相关服务,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和视频资源的共享方面有待加强。不同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服务各有特色和侧重点,但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例如,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很多培训类视频都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共享的基础。加强高校图书馆在短视频服务方面的交流合作,有助于提升各馆的视频服务水平,减少视频资源建设的部分工作量。
与高校相比,开通短视频平台账号的高校图书馆数量不多。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抖音平台开通认证账号的高校图书馆有15家,高校有39家;在哔哩哔哩平台开通认证账号的高校图书馆有16家,高校有200家以上;在快手平台开通认证账号的高校图书馆有1家,高校有50家以上。由此可见,在三个主流的视频平台上,开通账号的高校图书馆数量远少于高校。
与省级公共图书馆相比,部分开通短视频平台账号的高校图书馆对账号的运营不够重视,发布的作品数量偏少,粉丝数量较少。例如,在抖音平台上,截止到2022年8月5日,在高校图书馆认证账号中,粉丝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清华大学图书馆,粉丝数6713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图书馆,粉丝数6229人;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粉丝数1648人。省级公共图书馆认证账号中,粉丝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江西省图书馆,粉丝数40.4万人;浙江图书馆,粉丝数27万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粉丝数26.8万人。两类机构平台账号的粉丝数相差几十倍,说明高校图书馆利用短视频开展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平台意识有待提升。
社会服务关注较少
与公共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短视频平台账号的作品内容主要集中在校园内部,包括读者教育、专题活动、图书馆介绍等,服务对象为在校师生,对社会群体的吸引力不足。公共图书馆的作品包括地域内的文化介绍和推广、科普教育、特色讲坛等,服务于各年龄段的读者。如何利用本馆优势创作适宜社会公众的视频作品值得高校图书馆进行深入探索。
(摘自《文化产业》2023年第23期)
最新文章 TOP10
热门文章 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