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信息文萃》是一本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于2000年创刊,每年出版16期,由财经、高教和读书思考三个栏目组成,每期共8个版面,包括教育类4版,财经类3版,读书思考1版。至今已出版261期。《信息文萃》精心选摘与主题相关的时事要闻、经典评论,将初步筛选的信息编辑整理,《信息文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势热点,求真务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本—博贯通模式在粤多个高校落地

摘录: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更新日期:2024年03月15日 10:29     类别:教育类   总浏览:1614

本—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越来越多广东高校落地
2022年,华南农业大学设立“新农学创新班”,实行本—博贯通培养;广东工业大学设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硕—博”贯通培养创新班;广州大学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试点“本硕博贯通培养实验班”。
一年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开始招收首届本科学生,并设置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和本博连读的培养方案。
在文科专业,广东高校也探索了本—博贯通培养模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于2022年启动了本硕博贯通培养专项推免生选拔方案,进一步完善外语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对于本—博贯通培养,广东高校一些医学类专业已有20年的探索。
可以说,广东高校本—博贯通专业,已覆盖文理医工农等多个学科。
“本博”连读,怎么读?
在华农,“新农学创新班”依托作物学一级学科,每年在春季学期开学初从全校大一学生中选拔30人组建而成。该创新班的培养年限一般为8年,实行“3+1+4”的培养模式。学生前三年完成本科阶段的主要课程;第四学年除了开展本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之外,还要修读22学分的本博贯通的专业课程,为攻读博士研究生做好衔接准备。
华农农学院副院长马启彬介绍,本博课程贯通,实行“一张表”递进式课题体系,学生在前4年就能统筹按照本科和博士阶段的课程要求和学位论文要求进行学习,后续不必重复修读课程,学习和培养效率大大提高。
但是,本—博贯通不意味着读博有了捷径。
马启彬说,虽然学生们拿到了创新班的“门票”,但必须按照人才培养的高标准要求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且本科阶段前三年的平均绩点需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推免资格条件,才可以获得读博的“入场券”。
广工“强芯工程”本硕博贯通培养创新班的学生通过高考录取而来,30个人的班级“只出不进”。广工集成电路学院院长熊晓明介绍,2022年招收的第一届30个学生中,已有3人因成绩不合格退出了创新班,后续不会再增补。
这一创新班的学生可选择逐步完成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学段,也可以在大四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时,选择5年制的硕博连读或直博。
与普通班级相比,创新班的教学有什么特点?“教学会更加深入,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也可以跨年级选修课程。”熊晓明介绍,同样的课程,创新班的学生要学得更深。他以数学来打比方:普通班学到加减乘除,创新班就要学到解方程、开方。
(摘自《南方日报》2024年2月21日)

include-->